大便下血的艾灸解决方法,如果效果好记得收藏哦!

☞ 公众号内回复“穴位图免费领取 人体穴位图一份!

☞ 公众号内回复“视频免费领取艾灸全集(视频)

☞ 公众号内回复“症状即可得到3000种常见症状艾灸方法

概述

大便下血又名血便、下血、泻血、结阴等,是指血自肛门排出,或血随便夹杂而下,或便黑如柏油状,或单纯下血的症状。多因脾胃虚弱,气不摄血,或胃肠积热、湿热蕴结、气血瘀滞,以致于胃肠脉络受损,血液下渗肠道所致。其病位在肠,多为风火熏迫,阴络被伤,阴血不藏;或饮酒食辛,内生湿热,下注大肠,化热蕴毒,灼伤阴络,壅遏气血而致,日久耗伤阴阳气血,见肝肾阴虚,或脾肾阳虚之象。临床有虚实之不同,但主要有风火熏迫大肠、大肠湿热蕴毒、肝肾阴虚、脾肾阳虚、瘀滞胃肠五种证型。


《灵枢•百病始生》称谓:“后血”;《金匮要略》称:“下血”。张景岳指出:“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,远者或在小肠,或在肾;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,近者或在大肠,或在肛门。”《证治要诀》云:“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,浊而黯者为脏毒。”《医学入门》有便血即出有力,如箭射之远者,称“血箭”。所以后世医家根据出血部位,有远血、近血之分;按血色鲜黯,有肠风、脏毒之别。


本症涉及现代医学的肛门部疾病如痔疮、肛裂,胃肠病变如痢疾、结肠癌,以及疫斑热(流行性出血热)、稻瘟病(钩端螺旋体病)等急性热病,血溢病(血友病等)、紫癜病以及黄胖病(钩虫病)、蛊虫病(血吸虫病)、食物中毒、药物中毒等,均可见到便血症状。

常见病因及症状

(l)风火熏迫大肠:大便下血,兼见唇干口燥,口渴饮冷,口舌生疮,大便秘结,肛门灼热,舌红苔黄,脉数有力等症。


(2)大肠湿热蕴毒:大便下血,便血鲜红,或为脓血便,兼见面目发黄,口干而苦,不欲饮食,胸脘痞闷,恶心呕吐,少食腹胀,便下不爽,气味秽臭,或者灼热坠胀.里急后重,或发热,口渴饮冷,小便短赤,或混浊,舌苔黄腻,脉象滑数等症。


(3)肝肾阴虚:大便下血,症兼头晕目眩,两颧红赤,五心烦热,夜寐不安,骨蒸盗汗,梦中遗精,腰痠膝软,形休消瘦,舌质红绛,脉象细数。


(4)脾肾阳虚:先便后血,便血紫黯,或为便黑如柏油样,脘腹隐痛,面色无华,肢倦懒言,少食便溏,甚则畏寒肢冷,小便清长,舌质淡白,脉沉细无力。


(5)瘀滞胃肠:大便下血色黯红,脘腹疼痛如刺,腹腔中包块固定,便血黯黑,或呕紫黑血块,面色无华或青紫,潜不欲饮,舌质紫黯或有斑点,脉涩。

病情分析与鉴别

(1)风火熏迫大肠便血与大肠湿热蕴毒便血:二者均属热证、实证,风火熏迫大肠便血,属于“肠风”,风火熏迫肠腑,火热迫血妄行,故临证多见大便下血、先血后便、血下如溅、质清色鲜,甚则纯下鲜血,兼见口渴饮冷、口苦口臭、大便燥结、苔黄脉数等症。大肠湿热蕴毒便血,皆因湿邪蕴结体内,下注大肠,化热蕴毒,壅遏气血,而致大便下血,属“脏毒”,因其蕴积毒久而始见,故下血紫黑污浊,色黯不鲜如黑豆汁,甚则成片作块。湿热阻滞,气机不利,见胸脘痞满、呕恶少食、腹胀便结、肛门肿痛、苔腻脉滑等症。


(2)肝肾阴虚便血与脾肾阳虚便血:二者皆属虚证,遇劳频发。然肝肾阴虚便血,水亏火旺,扰动阴络而发生便血,证属虚热,见先便后血,血色深红,点滴而下,体倦乏力,兼口燥咽干,五心烦热,失眠多梦等阴虚火旺等表现。脾肾阳虚便血,脾胃阳气虚损,失于统摄,肾气亏乏,失于封藏,阴络血溢,发生便血,属先便后血之“远血”,质清稀、色黯淡,或黑腻如柏油。兼见面色淡而不泽,短气懒言,肢冷畏寒,脘腹隐痛,尿清便溏,舌淡脉微等阳虚症。

艾灸取穴

查看700个穴位大全

指寸取穴法:由本人或本人指节宽度差不多在施灸者为宜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艾灸前注意:

建议一: 点开 查看艾灸注意事项


建议二: 点开 查看艾灸常见反应

推荐艾灸工具:

艾灸体会

艾灸治疗便血有一定的疗效,临床当根据便血的病种与证侯进行论治,若对导致便血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,可暂以便血待查作为初步诊断,并进行辨证论治及对症处理。积极治疗原发病。



“艾灸助理”功能介绍
  1. 可以查询700多个穴位精准位置及作用 点击查看

  2. 可以查找常见1000多种疾病艾灸方案 点击查看

  3. 可以查询3000位客户艾灸案例

  4. 可以查询艾灸常识注意事项

  5. 可以免费观看艾灸相关视频

  6. 客服24小时咨询:【联系客服】

  7. 艾灸产品购买:进入商城


浏览 453 举报
关注公众号

请搜索微信号来添加关注

aijiu5433
点击即可拷贝

微信扫一扫
关注该公众号